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文化教育


一日禅(2)

 
发布时间:2012年2月14日  

 

41.  
佛曰:恶人害贤者,犹仰天而唾,唾不污天,还污己身;逆风坌人,尘不污彼,还坌于身。贤不可毁,祸必灭己。意为:一个居心叵测的恶人,想陷害正直的贤良,但最后害人不成反而害己。就如你送礼给人,人家没有接受,你要自己收回去。你毁谤侮辱别人,别人没有接受,就等于骂自己。
42.  
六祖曰:何其自性?本自清净。何其自性?本不生灭。何其自性?本自具足。何其自性?能生万法。(自性即我。人原本清净自在的本性。真我,佛性)
43.  
古人曰:得人心者得天下,失人心者失天下。有的人心中只有钱财名位,自私,我执及我见。做为一个企业家一定要有大格局,要能包容众多的不同及开阔的心量。
44.  
智慧的具体体现是:高远的眼界及开阔的心量。眼界高远决定见识及思维长远。心量开阔对人间事物才有深刻的觉悟。
45.  
生活本来就是白开水,无色无味,我们要做的事就是如何把它调得有滋有味。经验告诉我们,一学习,二用心,三平常心。
46.  
一根火柴不够一毛钱,一栋房子价值数百万。但一根火柴可以烧毁一栋房子。一根火柴是什么东西呢?1.无法自我控制的情绪;2.不经理智判断的决策。3.顽固不化的个性。4.狭隘无情的心胸。大家检查一下自己随身带几根火柴。香海寺箴言出自王永庆名言
47.  
人生在世,身处荆棘之中。心不动,人不妄动。不动则不伤;如心动则人妄动,伤其身痛其骨,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。
48.  
命由己造,相(相貌)由心生。世间万物,皆是化相。心不动,万物皆不动。心不变,万物皆不变。
49.  
爱别离,怨憎会,撒手西归,全无是类,不过是满眼空花,一片虚幻。故佛曰:由爱故生忧,由爱故生怖,若离于爱者,无忧亦无怖。
50.  
行亦禅,坐也禅,行住坐卧体安然。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如来。春来花自青,秋至叶飘零。无穷般若心自在,语默动静体安然。
51.  
刹那便是永恒(若人生了,悟如佛,无悲无喜,无梦无幻,无爱无恨,四大皆空,生与死又有何区别。不能了,不能悟,不能舍,不能弃,参不透,舍不得)
52.  
佛曰: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。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,而不是刻意。不如放手,放下的越多,越觉得拥有的更多。
53.  
无求,自然不争。不争,自然无嗔。无嗔,自然少怨。少怨,自然多福。
54.  
柔和者,自然善良。大度者,自然超脱。深远者,自然开阔。有容者,自然悦乐。
55.  
一个人有人缘,人缘即财富。一个人有道德,道德即财富。一个人有信用,信用即财富。一个人有健康,健康即财富。
56.  
成功与失败在一念之间。快乐与痛苦在一念之间。富贵与贫穷在一念之间。善良与邪恶在一念之间。觉悟与迷惑在一念之间。朋友与仇敌在一念之间。美丽与邪恶在一念之间。天堂与地狱在一念之间。诸佛与饿鬼在一念之间。上升与下降在一念之间。
57.  
古人曰:“当与人同过,不当与人同功,同功则相忌。当与人共患难,不可与人共安乐,安乐则相仇。”
58.  
地之秽多生物,水至清常无鱼。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,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。
59.  
与其探究前世的情缘,不如把握眼前的因缘。与其寄望来世的美景,不如耕耘当下的福田。
60.  
佛家讲的善知识(终身学习老师)需具备以下五点:是否有贪心,贪名利财色;是否有争心,即争辩心;是否有自私心,讲话坦白;是否有利他心及自律心。
网站首页 | 新闻资讯 | 古寺概况 | 西庐文化 | 西庐在线 | 佛教艺术 | 寺院服务 | 在线留言 | 联系方式 | 公益慈善 | 图片资讯
版权所有:西庐寺 Email:xilusi@163.com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紫蓬山西庐寺 邮编:231201
办公室电话:0551-68581863 客堂:18326656868
皖ICP备20240313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皖(2023)0000017 公安备案号: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4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