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文化教育


普庵禅师与普庵咒

 
发布时间:2015年11月3日  

      

普庵禅师为临济宗第十三世之子孙,牧菴忠禅师之法嗣。名印肃,号普庵。宋孝宗乾道五年入寂。师初拄锡于袁州南泉山,道场之盛甲于天下。元朝加赠“大德慧庆”之号,因之号曰“慧庆禅师”。“普庵咒”正是出自大师之手。

  据修习“普庵咒”的行者反映,此咒咒力很强。但经过卢陵人彭祉庆将此咒谱上曲后,竟成了一首广为流传的琴曲。特别是通过古琴的演绎,正如唐朝诗僧皎然所描述:“弦上凝飒飒,虚中想霏霏。 通幽鬼神骇,合道精鉴稀。”古时深居山中的隐士们常会在明月满空山时抱琴月明中。在幽远绵邈的环境里,得以超旷脱尘。
  普上曲的“普庵咒”,在七弦琴历历分明的诠释中,散发着禅师的音乐禅境,体现着禅师那古朴里的清彻淡远。受过禅宗思想影响的琴家常会说:“攻琴如参禅,岁月磨练,瞥然省悟,则无所不通,纵横妙用而尝若有余。至于未悟,虽用力寻求,终无妙处”。“普庵咒”以一种绚灿之韵味回归到平谈之境,这正迎合了老子的大音希声之内涵。亦正如宋朝黄庭坚所说:“禅心默默三渊静,幽谷清风淡相应”。
  苍海桑田,尘世几番更替,变迁中,“普庵咒”仍能流传于世。在静观持诵“普庵咒”里,品味着咒中所深含的音乐思想。在休闲时刻抚琴一曲“普庵咒”,无论阴晴圆缺,缘聚缘散,穿越时空的咒音将成永恒的回响,在天籁、地籁、人籁中走过生命的历程。了了分明的琴声中,无论是汹湧澎湃如急流,还是淙淙细流如小溪。当你听到“普庵咒”时,抑或自弹奏一回,总会是浓淡两相怡的。
网站首页 | 新闻资讯 | 古寺概况 | 西庐文化 | 西庐在线 | 佛教艺术 | 寺院服务 | 在线留言 | 联系方式 | 公益慈善 | 图片资讯
版权所有:西庐寺 Email:xilusi@163.com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紫蓬山西庐寺 邮编:231201
办公室电话:0551-68581863 客堂:18326656868
皖ICP备20240313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皖(2023)0000017 公安备案号: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4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