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有传
被誉为“庐阳第一名山”的紫蓬山,因山顶有一颇具历史价值的李陵庙,在历史上亦名李陵山。
众所周知,李陵字少卿,系汉代名将李广之孙。汉武帝时,李陵率步兵五千人击匈奴,战败被俘投降。武帝闻之,杀陵母及妻子等。历史学家司马迁因替李陵辩护,被汉武帝下狱,处宫刑。据有关资料记载:我国今日尚存与李陵有关的史迹共有三处,一处为山西大同府北的李陵台,一处在台湾琅峤,还有一处便是紫蓬山顶的李陵庙。
这座李陵庙建于何时?现殊难确定。但与今日西庐寺一墙之隔的微波站机房外墙上,嵌有一古碑碣,从碑碣文字来看,可知是三国魏将李典祭其先祖李陵之祭文。上世纪初,我省著名书法家张树侯辨认后称其是汉碑;对于它的真伪,人们仍在考证中。
有关李陵庙的确凿文字记载,鉴于清嘉庆帝《合肥县志》古迹分志:“李陵庙在李玲山顶,相传为魏将李典屯兵处。陵,典之祖。典为之立庙于此。其西为西庐寺禅院。”另具晚清的《李陵碑记》记载:西庐寺在前,李陵庙位置在后。此两个记载所反映的寺,庙建筑方位,均与实际布局相吻合。
嘉庆以后,李陵庙的变迁情况约略是这样:咸丰三年,紫蓬山经战火洗劫,西路禅院佛殿僧寮全被荡为瓦砾,唯李陵庙内之李陵殿犹存。太平天国守将袁宏谟兵败潜回家乡,及落脚破庙中,削发为僧。后得周盛传等重资相助,见僧舍百余间,并从东至西砌一围墙,把李陵庙与西庐寺围成一个整体,统由西路禅寺方丈管理。“文革”时,西庐禅院百余间殿宇再次全部被毁,仅存三间李陵殿,由于年久失修,破陋不堪,被微波站用来堆放杂物。如今,西庐寺的地藏殿是在拆李陵殿的基础上,翻建成的。有关单位若能予以重建,使一寺一庙重现紫蓬山顶,那是多么好啊。 (本网摘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