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电子期刊


袁宏谟从名将到名僧

 
发布时间:2011年12月27日  

作者:苏有传


    太平天国军中名将袁宏谟,祖居肥西将军岭南袁店,清道光八年生(1828年),兄弟三人,排行第二,幼时家境贫寒,爱读书,好击剑,年长时身材魁梧,性格刚直,行侠仗义,有一天族人某某欺侮邻居,他看不过时,上前劝说,不料那人蛮不讲理,反而大骂袁宏谟,袁宏谟气愤之下,“执而戮之”。自知打死人闯下大祸,加上对当时社会不满,决心离家出走,寻找出路。仗剑投太平天国军中,入忠王李秀成帐下。
    袁随李秀成转战江浙,屡建战功,累升到将军。同治二年(1862年)袁宏谟任杭州守将时,其妹夫周盛传时任淮军将领,随同李鸿章进攻杭州。袁宏谟大怒,斥责周盛传仗着有此内情关系,单骑进入杭州城,以高官厚禄劝降。袁宏谟大怒,斥责周盛传说:“士为知己者死,岂能贪爵禄。满清腐败,民不聊生,便是你们竭力为其卖命,不过使它苟活延数十年罢了 ,今日我以私谊放你回去,明日请以干戈相见。”周盛传拂袖而去,两军相持。周盛传因战不利,退数十里,乞请袁母寄信劝降。此时袁宏谟已知天平天国内部变乱。江浙各地要塞战败信息纷纷而来,大势已去,于“一夕忽视其所”,只好弃城潜去。
    太平天国军战败,袁宏谟异常痛苦,经常夜不能眠,思恋老母,潜潜回家乡。此时西庐禅院已毁于兵火,仅存李陵庙之李陵殿破庙三间。通元和尚栖住此破庙内,托钵乞讨为生。一日在山中行走时,被人认出是当年的袁将军。袁宏谟出家一事被传扬出去,这时淮军各路将领如周盛传、周盛波、叶志超、吴秉权等在大破太平天国军后都已升官发财,对于袁宏谟当年忠贞不二的节操与时下审时度势的隐匿俱皆称是。由周盛传倡导并首捐巨金,众皆解囊资助钱财、田产或承建殿宇,全力相助通元和尚重建西庐寺,数年建成殿堂僧舍一百二十余间,赫然成为江淮之间一大丛林,通元和尚成为西庐寺中兴一代的传灯祖师。作为一代名僧,在西庐寺初具规模后,又移住合肥城内之明教寺,此时的明教寺也是历经兵火,破败狼藉,经过他的筹划、募资,整修殿宇数十间,辟明教寺为下院。此间袁宏谟曾去芜湖广济寺向光惠长老求法,去九华山和五台山朝拜,并又打包北上,从北京取得《龙藏全经》一部,由水路运至芜湖再转到合肥。迎上西庐寺珍藏。西庐寺已佛法僧三宝具备。
    光绪十二年,通元长老以微疾而逝,终年60岁,骨灰安放在紫蓬山南麓。后人建有通公塔,数十年后,寿州文化名人张树侯先生来游,通元五世孙三惺方丈拿出通元禅师行状(履历),张树侯为之作《西庐长老袁公传》刻碑两块。一块立于西庐寺,现流失在山下某家院内,另一块立于明教寺,1985年修复明教寺时出土,现作文物存放于合肥文物管理处。

(本网摘)

  

网站首页 | 新闻资讯 | 古寺概况 | 西庐文化 | 西庐在线 | 佛教艺术 | 寺院服务 | 在线留言 | 联系方式 | 公益慈善 | 图片资讯
版权所有:西庐寺 Email:xilusi@163.com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紫蓬山西庐寺 邮编:231201
办公室电话:0551-68581863 客堂:18326656868
皖ICP备202403132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皖(2023)0000017 公安备案号: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4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