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苏有传
八十年前的中国,能够去日本留学的人,正可谓凤毛麟角。作为方外人的寄尘和尚获此殊遇更为难得。
原籍于今日肥西县桃花镇祁小河湾人的寄尘和尚,年幼家贫,出家于西庐寺。三惺方丈见其聪慧,送至厦门南普陀寺“闽南佛学院”学习禅宗佛法。由于寄尘和尚勤奋好学,德惠俱佳,受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曾在许多国家讲学被列入《民国人物传》太虚法师的垂爱。由中国佛教会遴选送日本研习《法相唯识》之学。
佛教自汉代由西域传入中国,唐朝时中国的鉴真大师又把中国的禅宗佛说传给日本。在日本开辟了八百年禅风。十九世纪末在中国佛教界掀起一个东渡日本研读禅宗的浪花,寄尘便是在此历史背景下东渡扶桑。三年后学成归国。投向浙江奉化雪窦寺住持太虚大师,卓锡于雪窦寺。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将军被蒋介石软禁在雪窦寺内,寄尘作为名僧常于将军见面。据曾在西庐寺做过账房与寄尘有过频频接触的王保环先生说:寄尘很敬重张将军的名族气节与为人,张学良软禁在雪窦寺时失去了自由,仍关心国家命运,民族兴亡。“七七事变”抗战爆发。全国奋起抗战的消息传到了雪窦寺,张学良十分兴奋。平时他只在宿舍吃饭,这天特地在餐厅用膳。慷慨激昂的说:“我唯一希望就是抗日,这一天被我等到了,以后即便我死在这里,也心甘情愿。”听者无不为之动情。
雪窦寺这个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寺院,蒋经国一家三代常足迹在此。蒋介石母亲王采玉笃信佛教经常去雪窦寺拜佛念经,拜太虚法为师,有此关系,寄尘作为太虚的爱徒曾与太虚法师有过合影,将太虚的绣像拱为菩萨。寄尘在住持西庐寺方丈后,将此幅照片悬挂在方丈正厅,这是当时西庐寺僧俗两众尽人皆知的事实。
抗战爆发后,江浙一带相继沦陷,寄尘回到紫蓬山西庐寺。两年后出任西庐寺方丈。法务之余,寄尘作为中国佛教会理事,禅学造诣精深,经常给中国佛学会会刊《海潮音》撰稿。在《海潮音》这一中国佛学界重要会刊上多次发表禅宗佛说的文章,其中有《漫谈寺庙混乱现象》等。曾在西庐寺教书的偶然先生读过此文,他说文中所指的混乱现象,是佛寺所塑立的佛像没有按禅宗佛学说规定设立。那个时期,这种混乱现象也很普遍。
(本网摘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