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紫蓬山志`山水志》载有:“千字山在合肥县西南七十里,相传有樊哙墓。山腰有泉,从石罅流出,极清澈、异于他水。”
樊哙,沛人也(今江苏省沛县),少以屠狗为业,随汉高祖刘邦起义,数十次立有战功。项羽在戏下,欲攻刘邦,刘邦因项伯面见项羽,宴会中亚父范增欲杀刘邦,令项庄舞剑,意在剑击刘邦。樊哙在帐外,闻事急,持盾与剑冲开卫士直撞帐内,面责项羽:听小人言,与沛公有隙。项羽默然。刘邦借口如厕,樊哙随出,与刘邦等四人步行,从山间小道逃归坝上军中。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。灭秦后,樊哙与张良共谏刘邦勿贪图咸阳宫室安乐,遂封存重要财物府库,刘邦驾崩后,樊哙于孝惠六年卒,谥封武侯。
千字山,明代隆庆志记为千子山,当代人称其为千山。与紫蓬山比邻,紫蓬山海拔188米,千字山仅差一米,樊哙墓葬千字山。千字山钟灵琉秀:《紫蓬山志》记此山有岩泉水,被西庐寺方丈通元法师(袁宏谟)延请至紫蓬山长住的虚腹高僧有《岩泉铭》,曰:“泉出岩腰似,乳盈缩源系。地脉亦如精,液水本无定……”《紫蓬山志编著者李恩绶先生有《谢海涵上人赠千字山水书》,以赠两肩(担)水而著文载之于山志。以此可说明这千字山上确有高品位的矿泉水。今岩泉水址湮没。山近处囫囵碾村一李其山老人,以往常在此山放牛,踏遍青山。访问中,李说:“千字山腰有一处终年水汪汪的。”是否便是岩泉址,尚待查访和考证。这千字山向南山腰处,原有一大银杏树,树冠八九丈高。笔者学生时代春季登此山“远足”,见五位老师才将此树合围。可见这棵千年银杏树干之粗大。据了解:此树在上世纪60年代初,被当地伐卖给合肥某工厂做模具,十分可惜。大树近侧,原建有庙宇,俗称千山庙,为西庐寺子孙庙、隶属西庐寺方丈管辖。较著名的僧人有三会、藏法、妙云等。千山庙于1965年初被拆除。现在原址建有白云寺。
樊哙原籍沛县,受封地在今河南省舞阳,为何墓葬千字山,此乃千古之谜。上世纪30年代初付印的《紫蓬山志》有此记述。时过五十年后,肥西县文物普查中,文物普查工作人员曾走向樊哙墓地—千山洼村查访,民间有此传说,但墓已荒废,此一古墓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,可在康熙、嘉庆年代以至更早的《合肥县志》中进行查考、论证和开拓。这一历史文化的发掘,将会给紫蓬山旅游开发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|